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 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什么是贡献?如何应用贡献呢?
贡献是销售额与可变成本之间的差额,或者说它是对固定成本和利润的贡献,贡献这个概念使我们很容易计算出各销售水平上的总利润。贡献常被称为“利润探测器”。
盈亏平衡点和利润为什么会变化
下面列出了一些项目,它们可能影响利润,或者对盈亏平衡点和利润都有影响。
1、销售量的变化。它对利润有直接影响,但对盈亏平衡点和贡献比率没什么影响。
2、产品品种变化。利润、盈亏平衡点和贡献比率都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以产品为基础来绘制盈亏平衡点图。
3、劳动或材料利用方面的变化。利润、盈亏平衡点和贡献比率都将变化。
4、固定成本变化。它将影响利润和盈亏平衡点,但不影响贡献比率。
5、销售价格变化。利润、盈亏平衡点和贡献比率都会发生变化。
管理决策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
下面列出了一些重要的典型的关于决策的例子。
1.陈旧工厂和设备的更新即使处理掉现有资产,固定成本也常常会上升。关于陈旧的最一般的原因是,可能开发出了能降低可变成本的新设备。对盈亏平衡点的纯影响有两种情况:其一可能没有任何影响;其二可能使盈亏平衡点降低,从而导致利润的增加。这是由于降低了的可变成本(总成本线的斜率较低)所致,或者是由于可变成本和盈亏平衡点都降低了的缘故。产品设计的变化是造成陈旧的另一原因,它将会引起其他形式的变化。
2.制造以前是外购的组件按照通常情况,如果以前没有被利用的生产能力可以发挥作用的话,那么所造成的纯影响只是针对可变成本的,而可变成本对盈亏平衡点有直接影响。如果需要添置新设备,那么固定成本就会上升,这样,可变成本变化的方面和幅度就将造成对盈亏平衡点和毛利的纯影响。
3.购买以前是自己生产的组件产生的影响将取决于可以卖掉的成本的实际幅度。可能卖掉一些资产,但大多数固定成本被保留下来了。可变成本可以按照增加和减少两个方向来变动,对工厂盈亏平衡点和毛利的纯影响可正也可负,这取决于卖掉的资产和增加了的可变成本的相关幅度。
4.在季节性波动的最低点决定保留某些劳动技巧一些可变成本己转变为固定成本。这样工厂盈亏平衡点可能上升。
5.决定采用加班措施来增加生产能力可变成本增加,盈亏平衡点就上升。假定产量已增加,对利润的纯影响 就依赖于总成本线的斜率和实际产量的相互关系。
盈亏平衡点分析法的用途
对许多生产问题和全公司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盈亏平衡点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可是,有一点值得注意,我们对公司盈亏平衡“点”的最佳估计,在图上实际上也只是一个相当大的包括该点本身的“斑块”。这是因为要获取关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的精确数据,实在是具有内在的困难,同时也由于日常管理决策常常改变盈亏平衡点。
在多产品综合性的企业中,数字的意义变得粗略而模糊不清,因而所得出的关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产量等项目的粗略数字使许多重要细节不是那么清晰,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使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看起来,整个公司的状况还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在计算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营业额时,必须包括汽车、冰箱、大型内燃机、货车、洗衣机、火花塞和其他许多项目。一个产品或一个部门良好的成绩掩盖了其他产品或部门的不良情况。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对每个产品应该使用不同的盈亏平衡点图,这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常常很难合理摊派许多成本,特别当产品品种易于发生变化时更是如此。以下这种情况最容易看清楚,即生产的产品是同类型,且产量可以用诸如件数、或单位数、吨数、加仑数、桶数等来计量。尽管存在着这些困难,但对于形成有关预算控制、利润计划和生产过程。 选择的概念框架,盈亏平衡点分析是很重要的。它使管理部门能够获悉,产量变化或准备采取的行动路线将怎样影响盈亏平衡点和利润。